字号:

崔洪建:中欧次区域合作:经验、设想及奥地利的角色

国研院 时间:2017-12-08 作者: 崔洪建 责编: 龚婷

        12月5日,中国驻奥地利使馆举办第四届“使馆论坛”,邀请365皇冠体育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以“中欧次区域合作:经验、设想及奥地利的角色”为题作报告。奥政府、议会、经济企业、智库及国家广播电台、《新闻报》等人士出席。


李晓驷大使致辞表示,一周前,第六次中国—中东欧16国领导人会晤在布达佩斯举行。今年恰逢“16+1合作”五周年。五年来,“16+1合作”力度不断加大,机制日趋成熟,取得长足进展,为17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受到欢迎。事实证明,“16+1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和有益补充,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促进中欧关系均衡发展。中国始终坚持在中欧关系和欧盟有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与中东欧国家开展合作,也欢迎域外国家在“16+1合作”框架下开展三方合作,实现多赢和共赢。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部,经济区位优势突出,可在中欧合作中发挥独特作用。奥与中东欧地缘相近、历史相承、文化相通,联系十分密切,是许多中东欧国家的第一和第二大投资国。奥地利是“16+1合作”观察员国、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并多次派代表出席“16+1合作”峰会及会议。中奥携手在中东欧地区开展三方合作大有可为,基础设施、金融等领域可成为两国合作的重点。我们期待奥方发挥自身优势,用好“16+1合作”平台,在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期待通过今天的报告会,为双方沟通交流、探讨合作搭建一个有益的平台。


崔所长报告主要内容及看法如下:

中国主张同欧洲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当前,中欧次区域合作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中国—中东欧合作日臻成熟。五年来,中国同16国贸易额显著增加,相互投资不断增长,人文交流日趋密切。不久前举行的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全面梳理和总结了“16+1合作”取得的成功经验。二是中国—北欧次区域合作初见成效。今年,中国—北欧合作磋商在北京成功举行,北欧部长理事会秘书长赫布罗滕访华,双方规划了下阶段发展重点领域。相信未来中国—北欧次区域合作将取得更多成果,成为中欧关系中新的亮点。三是中国—地中海国家合作蓄势待发。南欧国家对华合作意愿强烈,但不会照搬“16+1合作”或者中国—北欧合作模式,而是结合实际情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建设为示范项目,开展农业、新能源、海洋事务等领域合作。

在次区域合作中,中方坚持以下原则:第一,以发展为导向。中欧政治体制不同,历史文化各异,合作的关键是找到最大公约数,而发展是双方共同的诉求。第二,以项目为驱动。“16+1合作”成功得益于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诸多重大项目的支撑,未来应继续坚持以项目为基石,做好、做实合作。第三,原则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中欧合作应遵循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讲求实效的原则。中国道路和欧洲道路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学互鉴、共同发展,在合作中形成“混合式”道路。第四,处理好多样性和共同性问题。双方应认识到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国别合作,同时也要把握好地区合作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中欧次区域合作带来更多合作潜力和发展空间。未来,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欧亚大陆互联互通,推进匈塞铁路、中欧陆海快线建设及与其他次区域之间的联结,这将有助于提升欧洲整体互联互通水平。中方将继续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加强危机预防和风险管控,确保中欧次区域合作可持续发展。事实证明,中欧次区域合作有利于双方,合作取得的实际成效将逐渐消除欧方的疑虑。

 

奥地利地处欧洲心脏地带,连接东西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中东欧地区具有传统重要影响。奥工业、制造业发达,高端产品竞争力强,是中国家喻户晓的音乐、艺术之乡。近年来,随着中东欧等次区域合作深入推进,奥在区位、金融等方面的优势正在不断消解,竞争力较前有所下降。奥惟有发挥自身优势,寻求新的定位,才能在欧盟对华合作中走在前列。当前,奥各界对参与“16+1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性很高。新一届联邦政府成立在即,对加强对华合作也充满期待。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明确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将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共赢合作,中奥关系发展面临更加广阔的前景,双方应拓宽思路,开拓创新,加强在“16+1合作”框架下基础设施、金融等领域合作,尽快启动中欧陆海快线延伸至奥的可行性研究,在“一带一路”蓝图上共同书写中奥合作的精彩乐章。

崔所长还现场回答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16+1合作”等提问,并与来宾进行热烈交流讨论。

  

(来源:中国驻奥地利使馆微信号,2017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