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中国外交,新时代精彩开局

国研院 时间:2017-11-21 作者: 贾秀东 责编: 龚婷

中共十九大甫一闭幕,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紧锣密鼓地开启了新征程。

        11月8日至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特朗普举行会晤。紧接着的11月10日至14日,习近平主席赴越南岘港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越南、老挝进行国事访问,在短短5天时间里密集开展近40场双边、多边活动,广泛接触多国各界人士。其他高层往来也渐次铺开。


短时间内,中国主客场外交齐头并进,对大国、周边、多边、发展中国家外交全面拓展,政治、经济、文化、党际等多领域交流成果显著。


       中共十九大对中国是重大事件,从世界范围看也是大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新局,既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机会,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

演绎中国外交,让行动说话

  十九大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在特朗普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就一系列重大问题与特朗普进行深入沟通,双方同意进一步发挥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的战略引领作用,加强高层及各级别交往,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拓展广泛领域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好分歧,加强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合作应对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和全球性挑战。此次会晤为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确定了基调,明确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在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高举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旗帜,力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倡导亚太伙伴关系精神,引领各方承诺共同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发挥了稳航舵、引方向、定基调的“主心骨”作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越南、老挝期间,中越签署“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建设政府间合作文件,中老商定以中老铁路为依托共同建设中老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最重要成果,中国与两国的传统友好优势正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务实合作。

  习近平主席还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十九大之后的中俄元首首次会晤,对于规划新时代中俄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主席与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领导人分别会晤,在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方面都取得进展;同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共同见证签署中智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为中智务实合作注入新动力,为中拉合作树立了新标杆。中方还迎来了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在中巴今年建交后的首次访华,开启了中巴关系新时代。中方还宣布中国将从明年起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从未有过的创举,展现了中国分享市场机遇、释放发展红利的积极姿态。

展示中国发展,让事实说话

  习近平主席利用各种场合向国际社会宣传十九大重要成果,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理念,介绍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的战略部署,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上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世界意义,让各界看到一个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

  习近平主席通过列举详实数据和事实,充分展现中国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信心,使各方更好理解中国的“成功故事”,增添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提升同中国合作的积极预期。过去4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7.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源,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向好、强劲势头。中国出台360个重大改革方案、1500多项改革措施,基本确立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尽显中国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的精神。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已连续4年保持1300万人以上,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持续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凸显发展的包容性和共享水平。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与中国自己的过去比,这些数字立即变得鲜活起来,平添中国道路自信的底气。

展望中国未来,让历史说话

  国际舆论十分关注中共十九大后中国和中国外交的走向。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站在了世界舞台聚光灯下,中国的一举一动,被世界瞩目,被世界期待,被世界评判。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与世界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及其前景对中国及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习近平主席着眼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世界坐标,把握中国同外部联系的历史演变,回顾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揭示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习近平主席在外交场合阐释十九大规划的中国发展蓝图和外交目标,引发热烈反响,有助于各方对中国发展和外交走向有更加全方位、深层次的认识。

  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表达的很多见解和立场具有历史纵深感和未来穿透力,彰显了中国最高领导人深刻的洞察力。在习近平主席看来,应对全球化,不能采取以邻为壑的做法。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他说:“历史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不会成功,开放发展才是正途。”他还提及,明年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改革的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度将更强。很明显这是中国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要求。习近平主席从历史文化角度指出:“中国人民讲求以和为贵、协和万邦。我们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之锚。”

  习近平主席说:“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中共十九大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开启新征程。这个新征程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承载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了中华民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包容性,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性。他指出:“相信一个发展动力更足、人民获得感更强、同世界互动更深入的中国,必将为亚太和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作出更大贡献。”

展现中国影响,让人心说话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APEC会议时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他还说:“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是中国政府对人民的承诺,也是我牵挂最多、花精力最多的一件事情。”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后的首次出访,在外交场合流露出浓浓的人民情怀,让世界印象深刻。

  一个致力于全体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的社会主义大国,一位关心人民福祉的大国领袖,不可能不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话,铿锵有力,又通俗易懂,会直击受众柔软的内心,引起共鸣,不仅让本国人民听了感到振奋、自豪,也会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国制度的认同感。

  习近平主席说:“我向老挝同志提出,中老合作要更多地倾斜在民生上,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这句话真切地诠释了习近平关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理念。他多次讲:“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韩国总统文在寅同习近平主席会见时说:“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建成让所有人享受安康富饶生活的小康社会,让我感受到真正为人民着想的情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越南、老挝期间,与两国领导人重温老一辈友好交往的历史,向胡志明主席陵、老挝无名战士纪念碑献花圈,同奔舍那家族友人在万象再叙友情,见证越中友谊宫落成移交仪式、老挝玛霍索综合医院奠基仪式,这种类似“走亲戚、交朋友、拉家常”的外交,在当地社会引起强烈共鸣,拉近了情感,巩固了友谊,生动诠释了中国坚持的正确义利观以及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发展成就巨大,基础设施提升迅速,经济建设的速度、规模、质量有目共睹,中外合作项目建设得既好又快,经常引得外界惊叹。这些硬的、外在的、有形的实力和优势固然重要,但其背后体现的中国发展逻辑更为重要。硬实力必须与软实力结合,才能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持续提升。

  习近平主席在各个外交场合,以自信又谦逊的态度讲中国故事,并且他每次讲中国故事的时候总是充满自信,显示出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又尊重世界各国人民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发展既坚持走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又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取得成功,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展示新的可选途径,对其他新兴国家产生极大的示范、鼓励作用,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一句话,中国的文明进步将为人类社会提供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选择。这是中国发展最可能引起国际上更深层心动、感动和思考的,这就是中国的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中国相信榜样的力量,而摈弃把自己发展模式强加于人的做法。中国的成功实践引起很多国家和国际人士的深思和反思。有理由相信,国际社会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共治国理政理念、看好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发展前景的有识之士会越来越多。在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上,中国是在用事实说话,不会强加于人。当然,国际舆论也应根据事实,而不是固有的意识形态思维定式,来判断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看看中国的选择是否改善了人民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

  中共十九大开启了中国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也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吹响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号角。借用王毅外长的话说,习近平主席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统筹国内国际大局,以政治家的境界阐释理念,以战略家的眼光发出倡议,以实干家的气魄推动合作,以外交家的风范凝聚共识,为中国未来发展赢得更广泛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不仅会引来越来越多的惊叹,而且会赢得越来越多的由衷钦佩、尊重、理解、认同和支持。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大有可为。

        

        (来源:《瞭望》杂志,2017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