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科技创新打造“一带一路” 合作新亮点

国研院 时间:2017-07-11 作者: 龚婷 责编: 龚婷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明确指出创新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五大未来方向之一。习主席指出,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

深化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背景

创新是引领未来世界发展至关重要的动力,在杭州G20峰会上中国首次提出以创新来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全球广泛认可。作为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是推动全球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各国都将其作为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增加投入。科学创新合作超越国界、以全人类的福祉为出发点,单靠某个国家无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科技问题,各国通过优势互补开展科技合作是大势所趋。

中国积极开展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一方面,中国积极开展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当前已经与158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1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推动开展政府间的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和战略性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另一方面,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走向世界。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走在世界前列:双创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小微企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创业投资领域继续活跃、新兴产业特别是互联网领域聚集投资,双创文化日益浓厚。2017年5月,国家批准建设了首批28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打造了一批“双创”高地、树立一批“双创”品牌,探索了一批“双创”制度模式,日前第二批示范基地即将启动。

“双创”不仅仅是中国的议题,更是世界发展的重要课题,需要全球各方积极参与合作并形成合力。2017年4月27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把中国政府提出的双创理念写入决议,并把每年的4月21日作为世界创意与创新日,呼吁全世界各国共同推动支持创新创业,这成为中国智慧对世界的又一新贡献。5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联合国会议上代表金砖国家发言,指出“创新、基础设施和工业化”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至关重要,并提出金砖国家愿同各方共同努力在相关领域加强务实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科技创新合作成果丰硕

在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优先领域的“一带一路”倡议中,科技创新合作扮演着独特而亮眼的作用。根据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年3月发布的建设“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而科技合作则是民心相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途径,具体内容包括“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积极开拓和推进与沿线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也是重要合作推进之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相关国家科技创新合作取得显著成果,在相关领域中国主动作为、为相关国家提供了诸多公共产品。

一是推进科技人文交流,支持相关国家一大批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科研工作,为相关国家培养了上万名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并在相关国家广泛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013年科技部启动实施了“亚非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支持亚非地区4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目前已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蒙古、泰国、斯里兰卡、尼泊尔、埃及等国家200余名青年科学家来华在各领域开展科研工作。2011年-2016年,科技部共举办了200多个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学员总数5000余。此外,科技部于2016年与以色列外交部启动了中以“青年创新领袖计划”,现已完成了第一批交流计划,中方代表团在以色列考察了相关大学、科技园区、孵化器、创投公司和高科技企业等,进行了充分沟通与交流。

二是共建了一批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近几年来,科技部支持建设了中国-蒙古生物高分子应用联合实验室、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国-柬埔寨食品工业联合实验室、中国-尼泊尔地理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海水养殖联合研究与示范推广中心等联合研究平台,并积极与埃及、印尼、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在水资源、生物技术、高温气冷堆、棉花生物技术等领域筹备建设联合实验室。国家级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有力推动了与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开展高水平联合研究,加强科技人员交流、促进技术转移,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科技园区合作成为新的亮点和“国际名片”。中国通过建设高新区或科技园区的方式汇聚创新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做法成为相关国家关注的兴趣点,目前已有包括埃及、伊朗、蒙古、泰国、老挝等在内的多个亚非沿线国家对中国明确提出开展科技园区合作的需求,已与部分国家签署了科技园区合作协议,将在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人员培训、激励政策制定、产业合作、引导企业入驻等各方面开展合作。

四是推动创新共同体建设,初步形成区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中国建设了面向东盟、南亚、中亚、阿拉伯国家、中东欧等地区和国家的一系列区域和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及创新合作中心,包括支持广西开展“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云南开展“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宁夏开展“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新疆开展“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建设、江苏开展“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虚拟中心”建设等,并与上述地区国家共同举办年度或两年一度的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大会。

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合作的新亮点

为了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等多部委已于2016年9月联合发布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规划》明确了以打造“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为目标,指出了密切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加强创新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特色园区、强化合作研究等5项重点任务,并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提出了在农业、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资源、环境、海洋、先进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医药健康和防灾减灾等12个重点领域优先开展科技创新合作。

在此次峰会上,“创新之路”的权重和分量进一步提升。作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之路”包含四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建设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我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三是为互联网时代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场;四是坚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

为落实上述目标,习主席在峰会上掷地有声,提出旨在加强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一是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科技界之间的广泛交流与互动,鼓励和支持沿线国家来华开展创新创业合作和交流,大幅提高科技人文交流的规模和质量,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人文交流机制。二是建设一批新的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集成联合研究、科技人才交流与培养、先进适用技术转移、科技形象宣传与展示等功能,搭建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三是以高新区、科技园及企业为主体,通过协助沿线国家进行园区规划、开展人才交流与培养、产业对接、鼓励有条件的国内园区和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园区建设等方式,推进国家高新区与沿线国家科技园区合作,推广高新区和科技园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理念,探索海外科技园区共建模式。四是充分发挥与东盟、南亚、中亚、阿拉伯国家、中东欧等地区和国家共建的一系列区域和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及创新合作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挖掘双方企业的合作需求,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转移,促进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共同开展创新创业。

具体而言,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将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公共产品:一是中国在未来5年内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二是中国将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三是中国将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四是中国将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援助。

(来源:《丝路瞭望》杂志,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