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李克强访欧为中欧合作注入新动能

国研院 时间:2017-06-06 作者: 崔洪建 责编: 龚婷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31日启程前往德国、比利时,再次开启访欧之旅。这是李克强就任总理以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第9次正式会面,也是他4年内与欧盟领导人的第5次正式会晤,与比利时领导人的第4次会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相比往年提前了数个月举行,在美国的外交、贸易和气候政策同欧洲的核心利益发生冲突的大背景下,此次峰会格外引人关注。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名副其实」

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和欧盟形成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已是目前最高一级的定位之一。今后,中欧关系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于让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名副其实」。

目前,中欧之间几个双边会晤机制和多边会议保证了领导人之间的常来常往。例如,「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中德总理年度会晤等。中欧关系已经形成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三大支柱,各领域交流都已覆盖,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格局也已经形成。

在全面合作已经实现的背景下,中欧双方的合作会更多从战略性方面发力。尤其是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后,一些挑战国际规则的做法,让欧盟对美国的信任度下滑,于是其向外部寻求可靠合作伙伴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也使中欧双方有了更多互信的空间和更紧密的共同立场。

近年来,中欧双向投资活跃,投资领域不断拓展,形式更加丰富,欧盟一直是中国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双方在保持传统经贸合作优势的同时,大力开拓合作新领域,基础设施、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已取得积极进展,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提升。

据报导,此次李克强访问德国期间签署了经贸、新能源汽车、三方合作、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十余项双边合作档,访欧盟和比利时期间亦有十余项成果,涵盖创新、经贸、物流、新能源汽车、互联互通、中小企业合作、金融、海洋、教育、旅游等方面。

中欧仍有更多合作空间

在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仍处于非常复杂的形势下,中欧双方会更着力地推进一些BIT领域的谈判,中欧作为重要的经贸伙伴也应该在此方面有所作为。同时,在一些涉及地区安全、恐怖主义威胁的问题上,中欧也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此外,海洋合作或将成为今年中欧合作的新方向。实际上,中欧双方都有这样的发展战略,并更多地从经济增长和环保等角度发展海洋合作,欧方也同样需转变观念,不要过多地将精力集中在海洋争端和南海问题上,而应在务实领域拓展合作,这会源源不断地给中欧合作提供一些新的增长点。

当前,中国与欧洲均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中欧双方需要在改革方面凝聚共识,并从对方的改革中获益,这将成为中欧未来合作的新动能。而中国-欧盟领导人此次会晤将达成一系列务实的合作成果,开拓中欧合作的新领域,让中欧关系迈上新台阶。

尽管中德、中欧、中比合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分歧和杂音,但毫无疑问,合作共赢仍是双方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更是最有利于双方民众福祉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在欧盟内外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中欧之间加强合作不仅有双边层面的意义,还具有全球性的意义,此种意义在于中欧之间是否能够在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之时更密切地合作,从而维护全球化健康发展,确保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

如同李克强此前所说,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依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德、中欧、中比加强合作,不仅实现互利双赢,也可以在世界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新闻社,2017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