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崔洪建:马克龙能否重新定位中法关系:被盼弃亲美路线,加强对华合作

国研院 时间:2017-05-22 作者:  责编: 龚婷

5月14日,年仅39岁的马克龙正式入主爱丽舍宫,成为新一任法国总统。这位在大选期间被贴上全球主义、亲欧盟的自由主义经济路线捍卫者标签的法国新领导人,会给中法关系带来怎样的变化,令各方关注。

法国精英准备好了吗

“中国跟法国的关系整体平稳,有很好的传统,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法国又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欧盟的核心国家。不过这两年,尽管中法关系有架子、有基础,但缺乏实质性的东西,经贸合作推进困难,这点和英国、德国都不能比较;这些年法国更内向化,国际合作不是它的优先。”5月14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法国总统大选及内政外交走势研讨会”现场,365皇冠体育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

崔洪建指出,第三方合作,可能是这两年中法关系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去年双方签了第三方合作联合声明,而且明确把非洲作为第三方合作的重要方向。

此前,由中英法三方达成的欣克利角核电项目是中法在第三方合作协议上的一个具体落实案例,作为参与欣克利角核电项目的重要一方,法国电力公司占据项目股份的66.5%,承担项目的全部建造工程。

崔洪建指出,从萨科齐到奥朗德,法国两位前总统走的都是亲美的“大西洋路线”,这客观上会影响对华合作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政治和安全问题上。现在,新总统马克龙的外交优先无疑是欧洲,除此之外,对中国而言,接下来还要看马克龙是否在外交上也能走出一条有别于萨科齐以来“大西洋路线”的新路,尤其是在他和特朗普有着巨大观念分歧的情况下,更好地发展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合作。

不过,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教授李洪峰在对法国主流智库研究成果的观察中发现,在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法国智库越来越重视中国问题研究,相当一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中国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中国不是现行体系的破坏者、反对者,不需要有过度恐慌的心理。

李洪峰指出,2012年就有法国学者提出中法关系应列入法国对外关系的重点;2015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法时,学者们进一步反思,法国在中国的形象是生活艺术的大国,而不是科技和工业大国,其原因到底是什么,比起德国人,法国中小企业向中国出口的意识该如何加强;他们还认为,法国的精英层仍然普遍受到对于中国“怀疑”论调的影响,并没有准备好去加深与中国的合作。

一带一路带来契机

马克龙当选新总统,或许为重新定位中法关系带来了契机。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之际,法国前总理,法国参议院外交、国防和军事委员会主席拉法兰作为马克龙的特别代表参加了论坛。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拉法兰表示,在整个竞选期间,马克龙是对参与“一带一路”重要项目、加强法中关系表现出最强烈意愿的候选人。除了要和其他欧洲伙伴国共同参与其中,还要带上法国企业、城市和各类机构,因为他们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是举足轻重的。

拉法兰表示,在法中合作方面,法国比较关注两个内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领域,法国拥有丰富的技巧、经验和技术,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此外,文化交流和战略对话也将促进双方的认识,为双边关系带来新策略。

不过,马克龙在竞选期间的表态关键是要看怎么落实到政策上。而崔洪建认为,新任总理、外长和马克龙的外交政策顾问这三个人可能会对法国对华政策的具体制定产生影响。

让人“乐观”的马克龙?

在此次法国大选中,马克龙击败极右势力、对欧盟持反对立场的勒庞,让刚刚经历了英国脱欧政治海啸的欧盟长舒一口气。

外交政策分析人士Emanuele Scimia在《亚洲时报》撰文称,“在中国的概念中,欧盟应该成为中国力倡的多极世界中的一极。中国需要可靠的经济以及安全事务合作伙伴来抵御来自美国的压力,欧盟恰恰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而关于欧盟“多极世界中一极”的定位,马克龙和中国的态度颇为一致。马克龙3月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打击恐怖主义、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促进全球和平等议题上,中国同欧盟合作的重要性。

据《南华早报》报道,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Keith Pogson说:“马克龙支持全球贸易的立场可以视作中国出口欧洲的利好信号,尤其是制造业产品。”

不过,李洪峰也指出,马克龙在担任经济部长的时候,一方面推动对华合作,但另一方面在反“倾销”问题、贸易保护问题上的立场也很坚决。

“相较于英国,法国本来在对开放贸易以及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可方面就持比较保守的态度。马克龙上任后要回应支持勒庞的人。马克龙要重新投入的欧洲一体化是怎样的一体化,是对外强硬、更具保护主义的一体化,还是在贸易和投资问题上对中国更平等和包容的一体化?”崔洪建说。

崔洪建表示,法国外交政策目标和国内支持力的差距决定了法国的现状,接下来法国能否解决国内问题至关重要。如果法国在寻找政策平衡的过程中将压力向外转移,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和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不放,而又不积极地从自身找原因,那么中法矛盾就会长期存在。

(来源:澎湃新闻,2017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