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公投前的土欧关系:政治算计下的恩怨展演

国研院 时间: 2017-04-05 作者: 谷宁 责编: 龚婷

4月16日,土耳其将举行修宪公投。这是近期土国内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公投结果将决定土能否变议会制为总统制。若修宪成功,总理职位将被取消,实权总统——也就是埃尔多安则有权指定两名副总统,组成、解散内阁,并可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而接管一切权力。此外,若能连选连任,其任期最长可至2029年。

兹事体大又志在必得,即便拥有国内“选举霸权”的正发党也不敢轻怠,派出高官多路齐发远赴欧陆各国土移民集中的城市造势催票。但德国、荷兰、奥地利、丹麦、瑞典和瑞士等国并不买账,结成“统一战线”抵制跨国拉票,导致原本就龃龉不断的土欧矛盾再次升级。其中,土荷外交战尤为激烈,成为此番风波的焦点。但若冷眼旁观已持续20余天的危机,无论是埃尔多安“纳粹余孽”的叫嚷、欧洲所反驳的“疯子”一类的言辞,还是之后频繁升级的外交制裁,都可看做是新的选举舞台上、大众传媒聚光灯下,往日几类旧矛盾的有意展演:

其一,欧洲不断抨击土政府破坏民主、法制。去年7月,土未遂政变后的大规模清洗、不断延长的国家紧急状态和本次修宪对埃尔多安个人威权的显著增强,都进一步提高了欧洲多国的此类忧虑和批土调门。其二,土承认双重国籍,本就使欧陆约550万土耳其移民归化缓慢。此番选举动员,更可能强化移民的民族主义和穆斯林身份认同,激化不同政治立场民众的矛盾,对所在国形成不良外溢影响,自然难被即将大选的欧洲多国容忍。其三,土苦求入欧盟多年不得,近年即便以难民问题为“抓手”为要挟强推也难获进展,不免失落、怨恨。心灰意冷下,其对外政策的平衡与功利性大为增强,通过做强对俄关系,调整在叙利亚问题和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的立场,以自救并向美欧施压。而这种腾挪摇摆,虽能加强土的“议价”能力,但也难免加剧土欧摩擦。当然,如果调远历史的视距,人们会发现现代土耳其的“西向”或许只是土欧漫长冲突的一个短暂插曲。无论是1683年维也纳战役之前,奥斯曼帝国的持续西攻;还是19至20世纪屡次瓜分衰弱帝国的“东方问题”,双方的争斗与互不信任,似乎才是彼此关系的主流。

既是展演,自然要各取所需,达到赢取民心的目的。对于土耳其,进可切实拉票,退可营造被欧洲打压的悲情氛围,推高国内民粹主义以刺激选情,可谓进退自如;对于欧洲诸国政府,则要力保这次波澜不被极右势力利用,影响社情民意。既是展演,过程自然要抓人眼球,时机、火候一定要拿捏准确,也总要有落幕的时候——前几日,土主动寻求改善与美、德关系,似乎就是剧终前的铺垫。而从土欧关系的地缘权力大格局看:土作为北约盟友、欧洲的东大门,抵御俄罗斯影响,防范难民潮扩散和恐怖威胁蔓延的战略功能未改;欧、美是土背靠的安全后方,欧盟是土第一大贸易伙伴及向往所在,也远未被动摇。因此,在理性的利益权衡后,双方的关系总会在波动中找到新平衡,不至因“互怼”而彻底闹翻。

当然,舞台下的变化还是有的,潜移默化但影响深远的必定是民意所往所向。土耳其正发党虽大概率可实现修宪,但其选票基础早不再是往日的“强势民主、活力经济和积极外交”。政治操弄究竟能让业已撕裂的社会稳定多久,尚且存疑。反观受多重危机重压的欧洲,排斥移民特别是穆斯林的思潮也日渐高企。此类民意相撞,双方关系发展似乎要滑向一个不确定且不安的方向。

民意如潮,涨退自有规律。下次台上的“演员”与“节目”,不知又能吸引、影响观众几分?

(来源:《中国国防报》,2017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