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CIIS研究报告》第9期:中国周边新外交:从经略中求稳定

国研院 时间: 2015-04-23 作者: 阮宗泽 郭金月等 责编: 欧阳

 

 

内容提要:

 

中国周边外交正在经历华丽的转身。2013 年 10 月中央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着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贯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愿意同所有邻国和睦相处。中国经济同亚太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中国将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太和世界。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周边外交呈现出从经略中寻求稳定的新气象。

首先,全球着眼,周边着力。通过高访全方位地覆盖周边国家,扩大双边、多边合作,增强对周边影响力。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这体现了中国的全球视野。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周边作为外交的着力点,开展了异常密切的周边外交攻势。习近平和李克强总理的足迹遍布中国周边的东南西北,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和多次“习普会”,与俄罗斯达成相互借力与给力的战略共识,扎实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中国领导人分别访问中亚、东南亚、东北亚与南亚诸国,进一步夯实了中国西部地缘战略依托带,巩固了中国与东盟的互利合作。习近平点对点地访问了韩国与蒙古,举行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增强了中国在朝鲜半岛与东北亚的主动权。习近平 2014 年 7 月出访南亚三国时,重点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对印度与南亚的政策。李克强在 2014 年 11 月 13 日东亚峰会上指出,中国始终是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力量,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愿与地区国家一道,建设亚洲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东亚的长治久安需要有坚实的制度安排,中国愿与东盟国家早日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愿与更多地区国家探讨达成睦邻友好法律文件,探讨符合地区实际的安全理念和架构。中国愿同各国携手应对恐怖主义、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灾害管理等非传统安全问题。

其次,充分开展主场外交,做实“一带一路”,将新倡议新理念从概念变成实践,引领周边和平发展合作潮流。世界看亚太,亚太看中国。以举办 2014 年“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的峰会为契机,中国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增强地区安全话语权。2014 年 10 月 31 日,中国主办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李克强与阿富汗总统加尼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通过主办 201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中国展现了大国的担当,贡献了中国方案和智慧。在 APEC 成员经济体一共提出超过 100 余项合作倡议中,50 多项源于中国,涉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创新发展与改革、互联互通等关键议题。中国从参与者转变为领舞者,为 APEC 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力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宣布成立“丝绸之路基金”,并注资 400 亿美元,这与此前提出的陆海统筹的“一带一路”倡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搭建新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平台。“亚信”会主要涉及政治安全 ;而 APEC 主要是经贸议题,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呈现了引人注目的政治安全与经济合作并行的“双轮驱动” 模式。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北京 APEC 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功实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将进一步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努力将中国的机遇转化为世界的机遇,将世界的机遇转化为中国的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从“庄园会”到“瀛台会”,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迎来“早期收获”。2014 年 11 月 10 日至 12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11 日,习近平同奥巴马在中南海举行历史性的“瀛台会”,两位领导人以会谈、会见、散步、茶叙等方式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交流。这是继 2013 年 6 月,习近平在美国安纳伯格庄园与奥巴马会晤,双方同意致力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后,又一次重要会晤,双方进一步确认要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并加强务实合作。习近平说: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进一步上升。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可以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坚定信心,运用智慧,拿出行动,加强双边、地区、全球各层面的协调和合作,有效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这符合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

习近平强调,双方要朝着 6 个重点方向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把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落到实处。4 中美就加强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合作达成多项重要成果和共识,取得“早期收获”,双方同意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进度,力争于 2014 年底前就核心问题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在 2015 年启动负面清单谈判。双方积极评价两国就信息技术协定扩围谈判达成一致。中美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各自 2020 年后的行动目标,并将共同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于 2015 年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协议,加强清洁能源、环保领域合作,这让困扰多年的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出现转机。中美将为对方国家商务、旅游人员颁发 10 年期多次签证,为留学人员颁发 5 年期多次签证。双方表示,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将在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基础上开展国际反恐合作。双方将加强执法合作,继续在追逃追赃、禁毒、打击网络犯罪等方面开展合作。双方将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帮助非洲疫区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双方将继续就伊朗核、朝核、阿富汗等问题加强对话合作,推动有关问题妥善解决。当前中美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经济总量占到三分之一,贸易额占全球五分之一,两国要聚焦的议题既深且广。两国领导人正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倡议从概念到成果的转变,使之开花结果,惠及两国社会及民众,也惠及亚太与世界。

第四,建设性地管控分歧与摩擦,做“和而不同”的伙伴。妥善管控分歧也是合作,同样需要各方相向而行,习近平说 : 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多益善。作为“习奥会”的成果之一,就是中美两军签署关于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的谅解备忘录。中美两军关系历来就复杂敏感,又相对脆弱。上述两个文件的签署是建设性管控分歧的事例,增加了中美军事行动的可预见性 , 有助于防止擦枪走火和意外事件的发生。再如,中日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以下四点原则共识 :即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达成一些共识。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6 这是朝着改善中日关系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推进海上务实合作,进行了密切有效的对话与沟通。李克强“提出了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明确有关具体争议由直接当事国依据历史事实、国际法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通过谈判以和平方式协商解决,南海和平安全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加以维护。我们强调积极推进海上务实合作,加快建立海上联合搜救、科研环保、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机制。我们同意积极开展磋商,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达成 ‘南海行为准则’。中国愿与东盟国家继续推进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和商谈‘准则’,有效促进彼此沟通与互信,扩大共识与合作,努力让南海成为造福地区各国人民的‘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展望未来,周边仍将是中国外交的“首要”,是中国崛起的战略依托。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周边的发展与世界的进步,中国愿意为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正如习近平所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8 中国新外交将义利兼顾、德力俱足、刚柔并济、迎难而上、顺势而为,努力探索新型的邻国之间和睦共处、互利共赢之道。

 

报告全文